性爱网

研究生教育
当前位置: 性爱网视频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以“思”为舵,以“行”为桨 ——性爱网启航2025级研究生科研新征程
作者:殷智慧审核:厉敏编辑:厉敏发布时间:2025-09-18

如何走好研究生阶段的第一步?如何在学术探索中坚定信念、找准方向?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扣好科研生涯的“第一粒扣子”,性爱网多位老师与新生展开深入交流

“心”育魂:涵养科研初心与健康心态

“做科研要像牛一样勤奋,也要像猪一样放松。”王意东老师幽默地比喻科研心态。他引用《成功科学家的特征》一书,提出“好奇心+热情>智力”“愿力>业力>能力”的公式,强调内在驱动力比天赋更重要。他提醒同学们,科研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才能走得更远。

葛贤宏老师回顾了自己刚进实验室时的懵懂,强调了在摸索中学习、向师兄师姐请教的重要性,并就大家关心的“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及“缓解科研焦虑”等话题,给予了耐心而实用的解答,鼓励同学们保持积极心态,快乐科研。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不要因为害怕做不好就不动手,科研是一个不断试错、迭代的过程”苏汉东老师直言,“既要低头耕耘,也要抬头看路”,他以小麦研究为例,讲述科研路上的选择与坚持:“没有人能保证每一次选择都正确,但一旦选择了,就要用勤奋去证明它的价值。”他鼓励同学们主动合作、积极沟通,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蒋海潮老师用自己博士时期一年出差300天的经历,向新生诠释了“吃苦”与“热爱”的意义。“最辛苦的时光,往往是最有收获的时光。”他鼓励同学们沉下心来,在水稻研究中发现乐趣,在坚持中找到方向。吴高兵老师以“做有心人”启新,勉励新生快速嵌入科研节奏,他鼓励大家“抬头看世界”,主动跨进导师、同门乃至跨学科伙伴的对话圈

“行”立身:夯实科研实践与创新基石

李霞老师以“我是谁?为什么来到华农?为什么要读研?”三个问题开启分享,引导同学们思考自我定位与使命担当。“硕士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她提出“2个QQuestionQuest5个PPassionPersistencepowerPeoplePerspective”的方法论鼓励同学们带着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和系统思维,成长为新时代的“科研战斗兵”。

王满囷老师以小保方晴子等学术不端典型案例警示大家学术诚信的底线不容触碰,并传授“秘密武器”:及时、完整、规范地记录实验过程。这不仅是科研习惯,更是关键时刻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依据。

满建国老师鼓励研究生新生要树立良好心态,在科研道路上困难在所难免,要鼓起勇气,勇于直面挑战。郑露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强调“凡事预则立”,鼓励同学们尽早规划未来,主动沟通、积极应变,在时代机遇中找准发力点。谢周丽老师结合自己在博士后期间深耕植物逆境响应机制的研究经历,分享了专属的学习工作法,强调在日常学习中不断总结、形成属于自己的高效法则。

“新”拓界:拥抱技术变革与跨界思维

“AI不是替代,而是加速器。”李晓雪老师指出,新时代的科研人必须学会利用AI工具辅助文献检索、数据分析与实验设计。她给出五点建议:善AI;在实验室保持勤快;实验记录本需做得详细且规范;注重科研操作的规范性;学会与团队协作。

闵玲教授分享了自己科研路上的六次革新:从自我认知到科研方向,从心态调整到技术突破,从方法升级到成果转化。她讲到当前AI技术与合成生物学发展迅速,建议研究生思考如何将AI融入多组学数据与田间表型数据探索智能育种新路径,希望大家把握性爱网 提供的平台,拥抱新技术、运用跨界思维,解决未攻克的难题,做出引领性工作。



文字:殷智慧

图片:郎一阳 李昌刚 郑浡华 高鹏飞

审核:厉敏


性爱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性爱网-性爱网视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性爱网 第三综合楼

邮箱:zkbg

电话:027-87282130

邮编:430070